陽春三月,兩會召開,全國人民都在關注新的政策方向,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之下,“僵尸企業清出市場”成為多個人大代表提出的一大關鍵議題。
僵尸企業,意即不再具有生命力,無法償付債務,只能靠借新還舊茍延殘喘的企業。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現金流無法償還利息,只能借新還舊,債務以復利指數增長。不可否認的是,LED企業中也不乏僵尸企業。
提出這一議題的代表之一廣東省朱小丹表示:“在我看來僵尸企業是指那些產品沒有市場、沒有銷路,卻仍在垂死掙扎的企業。可以說,這些企業不僅不創造社會價值,還會浪費大量社會資源,帶來社會產能的過剩。那么,對這樣的企業就要通過重組、破產等手段,讓其徹底退出市場,才能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。”
而從朱小丹的這一提案看起來,廣東省內的僵尸企業退出市場速度將加快,而廣東省是LED行業的重點發展區域,沒有核心技術、沒有資金支持的LED企業退出市場的速度也將加快。
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來看,清退僵尸企業也是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,減少無效供給,擴大有效供給,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。
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在2015年高工LED年會上曾表示,2015年全國約有4000家LED企業(包括上游芯片及中游下游照明應用)消失,并預測,到2018年LED企業數量可能減少到當前企業數量的一半。
事實上,過去幾年,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LED企業不在少數,而2016年,因資金無法支持而退出市場的企業將更多。不少LED業內人士均表示,2016年,企業的現金流將更為關鍵。
自2014年,LED行業進入加速整合期,一些企業持續的洗牌過程中被逐步淘汰。進入2015年后,大者恒大的趨勢更為明顯,苦苦掙扎的企業可能更愿意退出漸趨成熟的LED市場。為提高生產效率、提升市場活躍度、讓資源更有效的利用和配置,關閉“僵尸企業”勢在必行。
上一篇: 2016年中国LED显示企业抢占海外市场
下一篇:简析LED显示屏应用的创新方向